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栽培型古茶树及古茶园的管护要求,包括环境管理、土壤管理、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与修剪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内栽培型古茶树及古茶园的保护与管理。
Title: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for Ancient Tea Trees and Ancient Tea Gard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8T 57—2020《栽培型古茶树及古茶园管护规范》是云南省普洱市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栽培型古茶树资源。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古茶树定义与范围
- 标准明确指出,栽培型古茶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茶树。这一定义为古茶树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了资源管理的准确性。
2. 生态环境保护
- 强调古茶树生长环境应保持自然状态,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这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古茶树健康生长。
3. 病虫害防治
- 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昆虫或使用植物源农药。这种方法不仅有效控制病虫害,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4. 修剪与采摘
- 规定每年修剪一次,修剪时要保留足够的枝叶以保证光合作用。采摘时应遵循“留叶采”的原则,即每次采摘后至少留下两片叶子,以利于茶树恢复。
5. 土壤管理
- 要求定期进行土壤检测,根据结果调整施肥方案。推荐使用有机肥料,避免土壤板结和盐碱化。
6. 档案记录
- 建立详细的古茶树档案,包括树龄、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等信息。这些记录对于长期跟踪研究和管理至关重要。
7. 宣传教育
- 鼓励开展关于古茶树保护的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增强社会对古茶树保护工作的支持。
以上内容是DB5308T 57—2020标准中几个关键方面的解读,希望对理解和执行该标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