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彭村红薯生产的产地环境、选种与育苗、整地施肥、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茂名市范围内彭村红薯的生产与管理。
Title: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engcun Sweet Potat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彭村红薯生产技术规程》(DB4409/T 02-2019)是茂名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规范彭村地区红薯的种植管理。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标准要求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性强且高产优质的品种。例如,“粤薯12号”因其较强的耐旱性和丰产性被推荐为首选品种。这不仅能够提高产量,还能有效抵抗病虫害的发生。
其次,关于种薯处理部分,标准指出种薯在播种前需经过严格筛选,并采取温水浸泡等方法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操作为:将种薯放入55℃左右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晾干备用。这样可以预防苗期病害,确保幼苗健壮成长。
再者,在田间管理环节中,强调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行距60厘米,株距30厘米”的密度设置既保证了通风透光条件良好,又利于后期灌溉施肥工作的开展。同时,还特别提到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及时补充氮磷钾肥料,尤其在红薯膨大期适当增加钾肥施用量,以促进块根发育。
此外,病虫害防治也是该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提倡采用物理防控与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防治。比如,在发现地下害虫活动迹象时,可使用辛硫磷颗粒剂撒施于垄沟内;而对于叶部病害,则建议喷洒波尔多液予以控制。
最后,在收获贮藏阶段,规定了适时采收的原则,即当大部分叶片开始枯黄脱落时即可开始挖掘。收获后的红薯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预储7-10天后再入库保存,期间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避免出现腐烂现象。
以上就是对《彭村红薯生产技术规程》若干关键条款的具体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