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沥青路面就地再生热粘罩面的设计方法、材料要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热粘罩面的沥青路面维修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In-situ Regenerated Hot Adhesive Overlay of Asphalt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CCTAS 81-2023《沥青路面就地再生热粘罩面设计施工技术规程》中新旧版本在材料要求方面的差异为切入点,重点解读新版标准中关于再生结合料的技术指标变化及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再生结合料的性能要求较为笼统,仅规定了基本的物理力学指标。而在新版标准中,对再生结合料提出了更为严格和细化的要求。例如,增加了对再生结合料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以及与原路面黏结强度的具体量化指标。这些新增指标旨在确保再生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复杂的气候条件和交通荷载,避免出现推移、开裂等病害。
具体来说,新版标准要求再生结合料在60℃时的动稳定度不得低于5000次/mm,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不低于85%,并且与原路面的黏结强度应达到0.5MPa以上。这些指标的设定基于大量试验数据和工程实践总结,能够有效指导施工单位选择合适的再生结合料产品。
在实际应用中,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上述指标对进场的再生结合料进行检测。首先,通过标准的马歇尔击实试验来测定其动稳定度和残留稳定度;其次,采用拉拔试验仪测量再生结合料与原路面之间的黏结强度。只有当所有检测结果均满足或超过标准要求时,方可用于工程施工。
此外,为了确保再生结合料性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建议施工单位从信誉良好的生产厂家采购,并定期抽检产品质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注意控制再生结合料的拌合温度和摊铺厚度,避免因操作不当影响最终的路用性能。
总之,新版标准对再生结合料技术指标的完善,不仅提高了沥青路面就地再生热粘罩面的质量保障水平,也为后续类似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