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理州龙胆草栽培的产地环境、选地整地、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大理州范围内龙胆草的规范化栽培。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entiana in Dali Prefec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大理州龙胆草栽培技术规程(DB5329/T 44-2019)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为规范龙胆草的种植技术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地块选择与准备
标准指出,龙胆草种植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地块要求pH值在6.0至7.5之间,且前茬作物不宜为茄科植物。在整地时需深耕细作,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至3000公斤,并配合使用磷钾肥。
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直接关系到出苗率和幼苗健壮程度。标准建议采用当年采收的新鲜种子,并进行催芽处理。具体做法是将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后捞出,置于湿润纱布上,在20℃左右的环境中催芽,待有少量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栽培管理
关于栽培密度,标准推荐行距为25厘米至30厘米,株距为15厘米至20厘米。定植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生长期要适时追肥,通常在苗期、现蕾期和开花初期各追施一次肥料,以氮肥为主,配合适量磷钾肥。同时要注意灌溉与排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病虫害防治
龙胆草常见的病害有立枯病、叶斑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等。标准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对于病害可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喷雾防治;虫害则可以采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洒。此外,还应注意轮作倒茬,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收获与加工
根据气候条件不同,龙胆草一般在栽种后的第二年秋季收获。收获时应选择晴天进行,避免雨天操作导致药材品质下降。采收后应及时清洗泥土,晾晒至含水量低于12%,然后分级包装入库保存。整个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污染源,保证药材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以上内容基于DB5329/T 44-2019《大理州龙胆草栽培技术规程》中的核心规定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希望对从事龙胆草种植的朋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