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理州优质牧草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存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大理州范围内优质牧草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igh-quality Forage Production in Dali Prefec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29T 30-2019是大理州地方标准,规定了优质牧草生产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内容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方面,标准明确指出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虫害能力强且产量高的牧草品种。例如,建议在高海拔地区种植耐寒性强的紫花苜蓿,在低海拔地区则可选择生长迅速的黑麦草。
其次,在播种环节,强调要根据土壤类型和肥力状况合理安排播种时间与密度。对于新开垦的土地,需先进行深耕翻土并施足基肥后再播种;而已经耕种过的土地,则需要清除杂草并适当补充有机肥料以改善土壤结构。
此外,关于田间管理部分,特别提到要及时除草松土以及防治病虫害。特别是在幼苗期,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必要时采取覆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损失;同时定期巡查田块,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生物或化学手段进行控制。
最后,在收获加工阶段,要求按照牧草的最佳营养价值时期及时收割,并且在晾晒过程中注意通风干燥,避免霉变影响品质。成品储存时也需要注意防潮防晒,确保长期保存效果良好。
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优质牧草生产流程体系,为提高大理州范围内牧草种植的整体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