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园林茶花的产地环境、苗木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园林茶花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Garden Camell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29T 7-2019《园林茶花生产技术规程》是云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园林茶花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适用对象
该标准适用于云南省行政区域内园林茶花的生产活动。这明确了标准的地域限制和适用范围,确保了标准在特定区域内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园林茶花”、“容器苗”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园林茶花”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用于城市绿化、美化环境的茶花品种。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
三、生产环境条件
标准要求生产环境应具备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具体来说,茶花生长的最佳温度区间为18℃至25℃,相对湿度保持在60%以上,同时需要充足的散射光。这些环境条件直接影响茶花的生长发育和最终品质。
四、繁殖方法
标准推荐了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三种主要繁殖方式。其中,扦插法因其操作简便、成活率高而被广泛采用。对于嫁接繁殖,则强调了砧木选择的重要性,应选用抗性强、亲和力好的品种作为砧木。
五、栽培管理
在栽培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科学施肥、合理灌溉以及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措施。建议每年施用两次基肥,分别在春季和秋季;灌溉时要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对常见病害如炭疽病、黑斑病的预防和治疗。
六、采收与包装
关于采收时间,标准指出应在花朵完全开放但未凋谢时进行采摘。采收后需及时处理,防止水分流失影响品质。包装时要使用透气性良好的材料,并标注产品信息以保证可追溯性。
七、质量检验
最后,标准规定了产品质量检验的标准程序。包括外观检查、理化指标检测等内容,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符合既定的质量要求。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园林茶花生产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结合了云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希望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推动园林茶花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