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的种质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斜带石斑鱼的种质鉴定、繁育、生产和流通。
Title:Quality Standard for Seed of Epinephelus coioid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171-2019《斜带石斑鱼种质》是福建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斜带石斑鱼的种质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关键条款的解读。
1. 种质来源
标准规定斜带石斑鱼的种质来源应为自然海域或人工繁育的健康个体。种质来源的明确有助于保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健康状况,避免近亲繁殖导致的退化现象。
2. 外部形态特征
标准详细描述了斜带石斑鱼的主要外部形态特征,包括体长、体高、头部形状等。例如,成鱼体长一般在30厘米以上,体高约为体长的三分之一左右,头长约为体长的四分之一。这些具体数值有助于养殖者和研究者准确判断鱼种是否符合标准。
3. 生物学特性
标准指出斜带石斑鱼属于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珊瑚礁及岩礁区域。其生活习性对环境温度有一定要求,最适生长水温为22℃至30℃。了解这些生物学特性对于合理安排养殖环境至关重要。
4. 质量控制
在质量控制方面,标准强调了对病害的防控措施。要求养殖场定期检查鱼体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疾病应及时隔离治疗,并禁止使用违禁药物。此外,还规定了饵料投喂的标准,确保饲料营养均衡且符合环保要求。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5/T 1171-2019不仅提供了斜带石斑鱼种质的基本规范,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科学指导,促进了该物种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