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福建省主要用材树种出材量测算的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主要用材树种的出材量测算及相关的林业管理活动。
Title:Calculation Method for Timber Output of Main Timber Spec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876-2019 主要用材树种出材量测算方法》是福建省在森林资源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该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内主要用材树种的出材量测算,为林业生产、森林经营规划以及木材市场供需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出材量测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例如,在第4部分“术语和定义”中明确指出,“出材量”是指从原木中能够加工得到的标准木材体积,单位通常以立方米计。这一定义强调了出材量是基于实际可利用的木材部分,并不包括树皮、枝丫等非木材成分。
标准还详细规定了出材量测算的具体步骤。首先需要对目标林分进行调查,包括树种组成、平均胸径、树高、冠幅等基本参数的测量。这些数据将用于构建材积表或模型。例如,标准推荐使用材积表法,即根据树种、胸径和树高等因子查表获取单株树木的材积值。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适合大面积森林资源调查。
对于人工林而言,标准特别强调了要采用分区分类的方法进行测算。具体来说,应将林地划分为不同的立地类型区,然后在每个区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通过样地实测数据来推算整个区域的出材量。这种做法充分考虑到了不同立地条件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此外,标准还提出了如何处理混交林中多种树种共存的情况。当林分由两种及以上的主要用材树种构成时,应当分别测定各树种的比例,并据此分配总出材量。这一步骤要求调查人员准确识别树种并记录其数量占比,确保测算结果的准确性。
在数据处理环节,标准建议采用统计学方法如回归分析来建立更加精确的材积估算模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影响出材量的关键变量及其作用机制,从而提高预测精度。同时,为了保证测算工作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标准要求定期更新材积表,并且所有计算过程都必须留有详细的记录以便复查。
最后,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在进行现场调查时,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遵守森林防火相关规定,确保人身安全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不受损害。
总之,《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876-2019 主要用材树种出材量测算方法》是一部内容详实、操作性强的技术文件,它不仅涵盖了从数据采集到结果输出的全过程指导,而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提升福建省森林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