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兔屠宰加工及肉品检验的操作要求、工艺流程、卫生管理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兔屠宰加工企业及肉品检验相关活动。
Title:Rabbit Slaughter Processing and Meat Inspection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088-2019《兔屠宰加工及肉品检验操作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兔类屠宰和肉品检验的操作标准。这项标准对兔屠宰加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范,旨在确保兔肉产品的安全、卫生和质量。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布局
标准中提到屠宰加工场所应远离污染源,如垃圾场、污水池等,并且要保证周围环境清洁。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外部污染物进入生产环节,影响产品质量。此外,要求车间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避免交叉污染。例如,待宰区、屠宰区、冷却区等功能区域需分开设置,以减少不同工序之间的相互干扰。
屠宰前管理
在屠宰前管理部分,规定了兔只到达屠宰场后需要经过静养处理,时间为6至12小时,目的是让兔子适应新环境并排出体内废物。同时强调,在此期间不得喂食但可以提供饮水,这样既能保证兔子健康状态又能便于后续屠宰操作。
屠宰过程控制
对于屠宰过程中的具体步骤也有严格的要求。比如要求采用电击晕法或机械击晕法进行致昏处理,确保兔子迅速失去知觉而不受痛苦。另外,在放血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手法正确,以达到最佳效果。这些措施不仅关乎到人道主义原则,也是保障最终产品品质的重要环节。
检验检疫
标准还特别强调了肉品检验的重要性。要求每批次产品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感官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测。感官检查包括观察颜色、气味等方面是否正常;而实验室检测则可能涉及微生物学分析等内容。只有当所有检验项目均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
卫生管理
在整个生产流程当中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至关重要。为此,《规范》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如定期清洗消毒设备设施、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帽鞋、实施人流物流分离制度等等。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规定来最大限度地降低细菌滋生风险,从而提高成品的安全性。
以上就是关于DB22/T 3088-2019《兔屠宰加工及肉品检验操作规范》的一些重点内容及其详细解读。希望可以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科学规范操作,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可靠的兔肉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