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经典毒株与变异毒株的鉴别检测方法,包括样品采集、核酸提取、qPCR反应体系及条件、结果分析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经典毒株与变异毒株的实验室鉴别检测。
Title:Differentiation Method of Classical and Variant Strains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by qPC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087-2019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经典与变异毒株鉴别qPCR法》是一项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指导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经典毒株和变异毒株进行鉴别。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5.1 样品采集与处理
该条款规定了样品采集的具体要求,包括采集部位、样本类型以及保存条件等。例如,要求使用无菌棉签从病猪的肛门采集粪便样本,并立即置于含有RNA保护剂的离心管中,在-70℃条件下保存备用。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样本的质量,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6.1 qPCR反应体系建立
此部分明确了qPCR反应所需的试剂成分及浓度,如引物、探针、酶等。特别是针对经典毒株和变异毒株设计的不同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组合,这对于区分两种毒株至关重要。例如,经典毒株使用的引物序列是5'-ACGTTGGTGTGAACTGGA-3'和5'-TGCCAGCAGCAGAAGGAA-3',而变异毒株则采用5'-ACGTTGGTGTGAACTGGA-3'和5'-TGCCAGCAGCAGAAGGAT-3'。这两种引物组的区别在于最后一个碱基的不同,从而实现对两种毒株特异性的扩增。
7.1 结果判定标准
在这一部分中,规定了如何根据Ct值来判断检测结果。如果某个样本对于经典毒株和变异毒株的Ct值均小于35,则认为该样本携带这两种毒株之一或两者兼有;若仅有一个Ct值小于35且另一个大于等于40,则视为阴性;当两个Ct值均大于等于40时,同样判定为阴性。此外,还特别强调了重复实验的重要性,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8.1 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检测过程中的准确性,本标准提出了多项质量控制措施。其中包括设立阳性对照、阴性对照以及空白对照,同时要求每次实验都必须包含至少三个重复孔,以便于评估实验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另外,还建议定期校准仪器设备,并记录相关参数变化情况,确保整个检测流程处于受控状态。
以上是对DB22/T 3087-2019中几个核心条款的深入分析,这些内容构成了该标准的技术基础,对于正确实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经典与变异毒株鉴别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