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科尔沁沙地苜蓿种植过程中施肥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科尔沁沙地地区苜蓿种植的施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ertilization of Alfalfa in the科尔沁 Sandy Land (DB15T 1864—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科尔沁沙地苜蓿施肥技术规程(DB15/T 1864—2020)是内蒙古自治区针对科尔沁沙地地区苜蓿种植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为该区域的苜蓿栽培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施肥指导,有助于提高苜蓿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关键条文解读
# 1. 施肥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施肥应遵循“平衡施肥、合理搭配”的原则。这意味着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苜蓿生长需求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避免过量或不足施肥。此外,还强调了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相结合使用的重要性,以改善土壤结构并提高肥料利用率。
# 2. 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标准要求,在进行具体施肥操作前必须先进行测土工作。通过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并送至专业机构检测其氮磷钾含量及其他微量元素水平。基于检测结果制定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施肥方案,确保每一块土地都能获得最优化的营养供给。
# 3. 基肥施用
基肥作为整个生育期的基础保障,在播种前一次性施入即可。推荐采用腐熟充分的农家肥作为主要来源,用量一般控制在每公顷22500-37500公斤之间。同时可适量添加尿素等速效氮肥来促进幼苗快速生长。
# 4. 追肥管理
追肥分为两次实施:第一次是在苜蓿进入分枝期时,此时植株正处于旺盛生长期,需补充大量养分;第二次则安排在开花初期,目的是维持后期开花结实阶段所需能量。每次追肥均需注意控制浓度不宜过高以免烧根现象发生,建议分别施加复合肥料(N:P:K比例约为15:15:15)约300-450千克/公顷。
# 5.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本标准提倡推广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通过精确调控水分与养分供应时间及数量,不仅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又能有效节约成本。特别是在干旱季节里,这种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 6. 环境保护措施
最后,还特别提到要加强对施肥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比如防止化肥流失造成地下水污染;鼓励使用生物降解型缓释肥料减少长期残留风险等等。这些举措旨在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健康稳定。
综上所述,《科尔沁沙地苜蓿施肥技术规程》是一部集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于一体的实用手册,对于指导当地农民正确开展苜蓿田间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推动区域特色经济作物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