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羊源性成分检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包括样品处理、DNA提取、实时荧光PCR扩增及结果判定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食品、饲料及其相关产品中黄羊源性成分的检测与鉴定。
Title:Detection of Saiga Antelope Source Components - Real-time Fluorescent PCR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847—2020《黄羊源性成分检测 实时荧光PCR法》是一项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标准,用于通过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食品或饲料中是否含有黄羊源性成分。这项标准对于防止非法利用黄羊及其制品进入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执法部门提供了科学依据。
标准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检测动物源性食品和饲料中黄羊源性成分的存在与否。这意味着无论是肉类、奶制品还是饲料产品,只要怀疑其可能包含黄羊成分,都可以使用此方法进行检测。
原理说明
标准基于实时荧光PCR技术的工作原理,即利用特异性引物和探针识别黄羊线粒体DNA中的特定序列。当样品中含有黄羊DNA时,通过扩增反应会释放出荧光信号,从而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黄羊成分。
主要试剂与设备
- 核酸提取试剂盒:用于从样品中提取DNA。
-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完成PCR扩增及荧光信号检测。
- 阳性对照品:已知含黄羊DNA的标准物质。
- 阴性对照品:不含任何DNA的空白样品。
操作步骤概要
1. 样品准备:取适量待测样品,按照规定的方法处理成适合提取DNA的状态。
2. DNA提取:采用适当的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操作,提取样品中的总DNA。
3. PCR反应体系配置:将提取到的DNA加入到预配制好的PCR反应液中,并添加特异性引物和探针。
4. 扩增与检测:将配置好的反应液放入实时荧光定量PCR仪中运行程序,记录荧光变化情况。
5. 结果分析:根据扩增曲线和Ct值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黄羊DNA。
关键参数解析
- 灵敏度:本标准要求检测限达到10ng/g(即每克样品中至少含有10纳克黄羊DNA即可被检出)。
- 特异性:确保只对黄羊DNA产生反应,避免与其他物种交叉反应。
- 重复性:同一实验室多次实验结果间差异应在允许范围内。
注意事项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确保实验环境无污染,避免假阳性结果;
- 正确储存所有试剂,防止因保存不当影响效果;
- 定期校准仪器设备,保证测量准确性。
总之,《黄羊源性成分检测 实时荧光PCR法》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方法来监测市场上流通的产品中是否掺杂了黄羊成分,这对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使用者需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每一步骤,以获得可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