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番荔枝设施育苗的术语和定义、育苗设施要求、育苗基质配制、种苗繁育技术、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L.)在设施条件下的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tected seedling raising of sugar apple (Annona squamosa L.)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YNRZ 004-2025 番荔枝设施育苗技术规程》中,与旧版标准相比,新版本在“育苗基质配比”方面进行了重要调整,这是当前种植户和育苗企业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将以“新旧版本对育苗基质配比的差异”为主题,深入解读这一变化及其实际应用方法。
旧版标准(如TYNRZ 004-2018)中,推荐的育苗基质配方为:椰糠:泥炭土:珍珠岩 = 4:3:3。该比例旨在提供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适合番荔枝幼苗生长。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地区发现该配方存在水分管理困难、养分供给不均等问题,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引发根部病害。
新版本标准(TYNRZ 004-2025)对此进行了优化,将基质配比调整为:椰糠:泥炭土:珍珠岩 = 5:2:3。主要变化在于增加了椰糠的比例,减少了泥炭土的用量。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基质的保水能力,同时减少因泥炭土过量导致的土壤板结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优质椰糠:椰糠应选用经过发酵处理的,避免使用未发酵或含盐量高的产品,以免影响幼苗生长。
2. 合理控制水分:由于椰糠保水性强,浇水频率应适当降低,避免积水导致烂根。建议采用滴灌或喷雾方式,保持基质湿润但不积水。
3. 补充微量元素:虽然椰糠本身含有一定养分,但长期使用仍需定期追加肥料,特别是氮、磷、钾及钙、镁等中微量元素,以保证幼苗健康生长。
4. 定期检测基质pH值:椰糠的pH值通常偏酸性,建议每两周检测一次,必要时用石灰调节至6.0-6.5之间,以适应番荔枝的生长需求。
此外,新标准还强调了基质消毒的重要性,建议在使用前进行高温蒸煮或化学药剂处理,以消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和虫卵,提高育苗成活率。
综上所述,新版本标准在育苗基质配比上的调整,体现了对实际生产中问题的针对性解决。种植者和育苗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灵活应用,并结合科学管理措施,确保番荔枝幼苗健康快速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