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露地黄秋葵生产的产地环境、整地施肥、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露地黄秋葵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pen-field Okra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露地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DB1410T 102—2019是指导黄秋葵种植的重要标准。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解读。
首先关于品种选择,标准要求选用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种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用55℃温水浸种20分钟,然后在25-30℃条件下催芽48小时,确保出苗整齐。
土壤准备方面,要求深耕细耙,施足基肥。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整地时要保证地面平整,畦宽1.2-1.5米,沟宽0.3米。
播种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一般在春季地温稳定通过10℃时即可播种。采用直播方式,行距60厘米,株距30厘米,每穴播3-4粒种子,覆土厚度2-3厘米。
田间管理中强调适时浇水和追肥。幼苗期保持土壤湿润,开花结果期需增加灌溉次数。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每次每亩施用量为15-20公斤。
病虫害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可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综合防控。特别是要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常见害虫。
最后在采收环节,标准规定当果实长度达到7-10厘米时应及时采摘,一般每天或隔天采摘一次,以保证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