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成都市信息化项目中软件运维费用的测算方法、测算原则及具体实施步骤。本文件适用于成都市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在信息化项目中对软件运维费用进行科学合理的测算与管理。
Title:Calcul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oftwar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01T 6-2018《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为信息化项目的软件运维费用提供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了软件运维费用的构成。根据标准,运维费用主要包括人力成本、设备与材料费、外包服务费以及其他相关费用。其中,人力成本是主要部分,包括运维人员的工资、福利及培训费用等。例如,标准指出运维人员的年均工作时间为2000小时,这为准确计算人力成本提供了依据。
其次,关于运维周期的划分,标准建议将运维周期分为初期维护期和稳定运行期两个阶段。初期维护期通常为项目上线后的前6个月,此期间需要投入较多资源进行问题修复和技术支持。而稳定运行期则以年度为单位,此时运维重点转向预防性维护和性能优化。
再者,标准对不同类型的运维活动进行了分类并给出了相应的费用估算方法。比如,对于日常巡检工作,建议按每台设备每年1000元至2000元的标准进行预算;而对于系统升级或改造,则需根据具体工作量来确定费用,一般采用人天单价法进行核算。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在进行费用测算时,应充分考虑可能遇到的技术风险、管理风险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并预留一定的应急资金。
最后,标准提倡使用信息化手段辅助运维管理工作,如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实施自动化监控等措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能有效降低整体运维成本。
以上是对DB5101T 6-2018《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规范》中部分内容的深入分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