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软件项目测量元的术语和定义、测量元分类、测量元属性及描述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软件项目的开发、管理和评估。
Title: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oftware Project Measurement El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01T 7-2018《信息技术 软件项目测量元》是四川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软件项目中的测量元定义和使用。以下对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3.1 测量元定义
该条款明确了测量元的概念,即用于描述软件项目特性的基本单位。它强调了测量元应具有唯一性、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这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同一测量元应该能够得到一致的结果,并且可以通过客观方法进行验证。
4.1 测量元分类
本节将测量元分为三类:输入类、过程类和输出类。输入类测量元包括项目启动阶段所需的各种资源如人员技能水平等;过程类关注的是项目执行期间的状态信息比如进度偏差等;而输出类则侧重于最终成果的质量指标如缺陷密度等。这种分类有助于全面把握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内的关键要素。
5.2.1 时间测量元
对于时间相关的测量元,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计划开始日期”、“实际完成日期”等都需要准确记录并及时更新。此外还特别指出当遇到不可预见的情况导致工期延误时,应及时调整计划并重新评估剩余工作量以确保目标按时达成。
6.3.2 成本测量元
成本测量元主要涉及预算编制与控制方面。标准建议建立详细的成本估算模型,并定期对比实际支出与预算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要注意区分直接成本(如开发工具采购费)和间接成本(如办公场地租金),以便更精确地掌握项目的财务状况。
7.1 数据采集频率
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的测量元应当按照何种频率收集数据。一般来说,对于变化较快的因素(如每日新增代码行数),需要每天采集一次;而对于相对稳定的属性(如团队规模),可以每季度更新一次即可满足需求。
以上只是对DB5101T 7-2018部分内容做了简要概述,实际上该标准涵盖了更多细节和技术指导。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来提高软件项目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