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渔港防台风等级评估的术语和定义、评估原则、评估程序、评估内容与方法及评估报告编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渔港防台风等级的评估工作。
Title:Assessment Procedure for Typhoon Prevention Levels in Fishing Port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231-2019渔港防台风等级评估规程》是浙江省针对渔港防台工作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沿海地区渔港防台风等级评估工作。明确指出,所有位于浙江沿海的渔港都应按照此标准进行防台风能力评估。
二、术语和定义
1. 防台风等级:指渔港抵御台风灾害的能力分级。
2. 台风灾害影响因子:包括风速、风暴潮高度、降雨量等对渔港造成威胁的因素。
三、评估内容
1. 港池安全评估
- 港池设计水深是否满足要求;
- 波浪条件是否符合规范;
- 护岸结构稳定性分析。
2. 码头设施安全性评估
- 系泊设备抗风能力检查;
- 停泊区布局合理性评价;
- 防滑坡措施有效性检验。
3. 配套设施防护评估
- 供电系统可靠性测试;
- 给排水系统畅通性验证;
- 消防设施完备性核查。
四、评估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评估活动:
- 定性分析主要依靠专家经验判断;
- 定量计算则需依据相关公式及参数值进行精确推算。
五、评估结果与应用
根据综合得分将渔港划分为四个级别:
- 一级(优秀):具备超强抗灾能力;
- 二级(良好):具有较强抗灾能力;
- 三级(一般):存在一定风险但可接受;
- 四级(较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各级别对应的应对策略也做了明确规定,如加强日常维护、增设应急设施等具体措施。
以上是对《DB33T 2231-2019渔港防台风等级评估规程》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剖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