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粉虫养殖场的选址、布局、建筑设计、设施设备及环境控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黄粉虫养殖场的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Yellow Mealworm Far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522-2017《黄粉虫养殖场建设规范》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黄粉虫养殖行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黄粉虫养殖场的选址、设施设备、饲养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规范黄粉虫养殖业的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布局
标准中明确指出,黄粉虫养殖场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地方进行建设。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确保养殖场的环境卫生,防止病害传播以及外界污染物对养殖环境的影响。此外,养殖场内部的功能分区要合理,包括生产区、生活区、废弃物处理区等,并且各区域之间要有适当的隔离措施,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设施设备
在设施设备方面,标准强调了通风换气系统的重要性,要求配备有效的通风装置来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同时,还要求安装温度计、湿度计等监测仪器,以便实时掌握养殖环境的变化情况。另外,对于饲料储存库房,必须采取防潮、防虫措施,确保饲料质量不受影响。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部分详细规定了黄粉虫的饲养密度、投喂频率等内容。例如,成虫阶段每平方米最多可容纳5000只黄粉虫,并且每天至少需要投喂一次新鲜的饲料。这些具体数值是基于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得出的结果,有助于养殖户科学合理地安排日常管理工作,从而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卫生防疫
卫生防疫是整个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标准特别提到,要定期清洁消毒饲养器具和场地,及时清除死亡个体及其排泄物,防止疾病发生。同时建议建立完善的档案记录制度,包括但不限于种群来源、健康状况、用药情况等信息,便于追溯问题根源并采取相应对策。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黄粉虫养殖场建设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基础建设到实际操作的所有环节,而且每一项内容都经过精心设计,力求做到既符合实际需求又能促进产业发展。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标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