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铅蓄电池工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程序及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铅蓄电池工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及相关活动。
Title: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Lead-acid Battery Indus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840—2019《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规范 铅蓄电池工业》是一项针对铅蓄电池行业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推动铅蓄电池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以下将对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一些关键术语的定义,如“绿色供应链”是指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通过采用环境友好的材料、节能技术和循环利用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些定义为企业理解和执行标准提供了基础框架。
管理要求
# 5.1 组织管理
本部分强调了组织应建立专门的绿色供应链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相关工作。同时要求制定并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定期评估其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完善制度。此外,还要求记录所有与绿色供应链相关的活动信息,确保可追溯性。
# 5.2 目标与指标
企业需设定明确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目标及相应的绩效指标。目标应当具体、量化且具有挑战性,能够反映企业在节能减排、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等方面的努力方向。绩效指标则用于衡量实际达成情况,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采购管理
# 6.1 原材料选择
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应优先考虑那些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这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可再生原材料、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水平等方面的表现。标准鼓励企业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定期对其进行审核更新。
# 6.2 合同条款
合同中应包含关于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例如禁止使用有害物质、保证最低回收率等内容。同时,合同还应该明确规定双方在发生环境事故时的责任划分以及应急响应机制。
生产过程控制
# 7.1 能源消耗
企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量。比如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以提高运行效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等。
# 7.2 废弃物处理
对于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妥善处置。可以采用内部再利用的方式减少对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委托给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来进行安全处理。
产品设计与包装
# 8.1 可拆卸性和可回收性
在设计新产品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后期回收再利用的可能性。尽量简化结构设计,选用易于分离的不同材质部件,并标注清晰的产品标识以便于识别分类。
# 8.2 包装材料的选择
包装材料的选择同样需要遵循绿色环保原则。优先选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物,并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包装层数和体积。
物流配送
# 9.1 运输方式优化
为了进一步降低整个供应链体系内的碳足迹,企业可以尝试改用更高效的运输工具(如电动车)或者调整配送路线来缩短距离从而节省燃料消耗。
# 9.2 温湿度控制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货物,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保持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以防止变质损坏等情况的发生。
以上就是DB37/T 3840—2019《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规范 铅蓄电池工业》中一些重要的条文及其详细解读。希望可以帮助到从事该领域的专业人士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