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绒山羊分群饲养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绒山羊的分群饲养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ouping and Feeding of Cashmere Goa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797—2020《绒山羊分群饲养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绒山羊养殖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明确了“绒山羊”、“分群饲养”等术语的含义。“绒山羊”是指以生产优质山羊绒为主要目的的品种或品系的山羊。“分群饲养”则是指根据绒山羊的不同生长阶段、性别、体型大小等因素将其分开饲养,以便更好地满足各群体的营养需求并便于管理。
二、分群原则
1. 生长阶段:将幼龄羊、青年羊和成年羊分别饲养。幼龄羊指出生至6月龄的羔羊;青年羊为6月龄至首次配种前的羊只;成年羊为初次配种后的羊只。
2. 性别:公母羊应分开饲养,特别是在繁殖季节前后。母羊在妊娠期及哺乳期也需要单独管理。
3. 体型大小:体重差异较大的羊只不宜混养,避免体型小的个体因争食而营养不良。
三、饲养管理
1. 饲料供给:不同阶段的羊需要不同的饲料配方。例如,幼龄羊需高蛋白、易消化的日粮;成年羊则需平衡能量与蛋白质的比例。同时要保证充足的饮水供应,并定期更换清洁水源。
2. 环境控制:保持圈舍干燥通风,定期清理粪便,防止疾病传播。夏季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冬季注意保温保暖。
3. 健康监测: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内外寄生虫检查和疫苗接种工作。发现病羊及时隔离治疗,确保整个群体的安全。
四、繁殖管理
对于种公羊,应加强运动锻炼,提高体质;母羊在配种前要适当增加营养摄入,促进发情排卵。合理安排配种时间,尽量避开极端天气条件下的交配活动。
五、羊毛采集
在采毛过程中要注意手法轻柔,避免损伤皮肤造成感染。采集下来的羊毛应及时整理分类存放,防止受潮霉变。
以上内容是对DB15/T 1797—2020部分核心条款的专业分析。遵循这些规定有助于提升绒山羊养殖效率,保障产品质量,促进当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