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牛粪制作双孢蘑菇栽培基质的技术要求,包括原料选择、发酵处理、质量指标及使用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以牛粪为主要原料制作双孢蘑菇栽培基质的生产与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king Substrate of Button Mushroom from Cow Du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555—2020《牛粪制作双孢蘑菇栽培基质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利用牛粪制作双孢蘑菇栽培基质的技术标准。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原料选择与处理
- 标准要求选用新鲜、无霉变的牛粪作为主要原料。牛粪应经过充分发酵处理,确保其中的有机物质分解完全,以利于后续的栽培过程。
- 在处理过程中,需控制温度和湿度,通常建议堆肥期间保持温度在55-65℃之间,持续7天以上,以杀灭病原菌和虫卵。
2. 辅料配比
- 根据标准规定,牛粪与稻草或麦秸的比例应为3:1至4:1。这种比例有助于形成适宜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 同时,还需加入适量的石灰调节pH值,使其维持在7.0-8.0之间,有利于双孢蘑菇的生长。
3. 发酵工艺
- 发酵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初次发酵和二次发酵。初次发酵主要是生物降解,时间为10-15天;二次发酵则侧重于灭菌和营养积累,时间约为5-7天。
- 在二次发酵阶段,需要严格控制氧气供应和温度,一般要求氧气浓度保持在5%-10%,温度控制在58-62℃。
4. 基质质量检测
- 成品基质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双孢蘑菇的产量和品质。标准中明确指出,基质的含水量应在60%-65%之间,pH值应在7.5左右。
- 还要检测基质中的碳氮比(C/N),理想的范围是20:1至25:1,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活动。
5. 使用与管理
- 使用前需对基质进行翻松处理,确保其疏松透气。播种时种子分布均匀,并覆盖一层薄薄的培养土。
- 生长期内要定期监测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等,适时调整通风换气频率,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通过遵循这些技术规范,可以有效提高双孢蘑菇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