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龙江省纺织、针织、印染行业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原则、基本要求及具体配备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纺织、针织、印染企业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与管理。
Title:Equipping Standard for Labor Protective Supplies - Part 11: Textile, Knitting, and Dyeing Personnel
中国标准分类号:C5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1496.11-2020《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第11部分:纺织、针织、印染人员》是一项专门针对纺织、针织和印染行业从业人员的劳动防护规定。这些行业涉及高温、化学品接触、机械伤害等多种危险因素,因此正确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至关重要。以下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般要求
标准首先强调了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并且要根据作业环境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防护用品的种类和等级。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定期评估工作场所的风险等级,并据此调整防护措施。
防护服
对于纺织、针织、印染工人来说,防护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标准指出,防护服应当具备阻燃性能,以防止因高温或火花引起的火灾事故。此外,防护服的设计应考虑舒适性与灵活性,确保员工能够自由活动而不影响工作效率。特别注意的是,在使用前必须检查防护服是否有破损,一旦发现应及时更换。
手套
手套主要用于保护手部免受化学物质侵蚀以及机械损伤。标准建议选用耐酸碱、耐磨且易于清洗的手套。值得注意的是,当操作过程中可能接触到尖锐物品时,还需额外佩戴防割手套。每次使用后都要彻底清洁并晾干,避免细菌滋生。
面罩与护目镜
由于纺织、针织、印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和飞溅物,因此要求工作人员佩戴合适的面罩或护目镜。选择时需关注其密闭性和抗冲击能力。例如,喷漆区域内的作业者应穿戴全封闭式面罩;而普通清洁任务则可以选择半透明材质的护目镜即可。
耳塞/耳罩
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会导致听力损失,为此本标准明确要求所有噪声超过85分贝的工作岗位都必须提供有效的听力保护装置。如果同时存在振动源,则更应该优先考虑隔音效果好的产品。
总结
综上所述,《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第11部分:纺织、针织、印染人员》为我们提供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方针,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只有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危害风险,保障劳动者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