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运工程中混凝土结构采用冲击弹性波法进行检测的技术要求、方法及质量评估准则。本文件适用于水运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无损检测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mpact Elastic Wave Method Testing of Concrete Structures in Marine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215—2019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冲击弹性波法检测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针对水运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检测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水运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包括码头、防波堤等设施的无损检测。其目的是通过冲击弹性波法评估混凝土的质量和内部状况。
2.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明确了“冲击弹性波”、“波速”、“波幅”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冲击弹性波”是指由冲击源激发并在介质中传播的弹性波,用于反映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3. 仪器设备要求:对于检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的灵敏度、频率响应范围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的精度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检测方法:
- 布置测点:根据结构特点合理布置测点,确保覆盖整个检测区域。
- 数据采集:按照规定的采样率记录信号,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数据分析:利用专业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算出所需的物理量如波速、波幅等,并结合经验公式或数值模型来判断混凝土的状态。
5. 质量评定:依据检测所得的各项指标值与设计值或经验值对比,综合评价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和局部缺陷情况。当出现异常时,需进一步采取其他手段查明原因并制定修复方案。
6. 安全注意事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生产规定,防止因不当操作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
以上内容只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具体实施还需参照完整文件执行。希望上述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