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九层山茶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九层山茶。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Jiuceng Mountain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九层山茶》(DB5202/T012—2019)是贵州省关于九层山茶的生产技术规范。以下为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九层山茶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生态环境、栽培管理、鲜叶采摘、加工工艺、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这一部分明确了标准适用的范围,涵盖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全过程。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九层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鸭池镇、朱昌镇、八寨镇、生机镇、撒拉溪镇、亮岩镇、海子街镇、小吉场镇、大新桥街道、德溪街道、观音桥街道、三板桥街道、归化街道、洪山街道、碧阳街道、甘棠镇、杨家湾镇、野角乡、阿市乡、青场镇、放珠镇、大河乡、林口镇、田坎乡、清水铺镇、亮岩镇、生机镇、朱昌镇、鸭池镇等3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自然生态环境】
九层山茶生长在海拔800米至1600米之间,土壤类型为黄壤或黄棕壤,pH值4.5至6.5,有机质含量≥1.5%,年平均气温13℃至16℃,年降水量1000毫米至1300毫米,无霜期270天以上,日照时数1100小时至1400小时。这部分内容强调了九层山茶对环境条件的高度依赖性,确保其独特的品质特征。
【栽培管理】
应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如福鼎大白茶、迎霜等,采用无性繁殖方式培育苗木,合理密植,适时修剪,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此条文旨在通过标准化的栽培管理措施,提高茶叶产量与质量。
【鲜叶采摘】
采摘时间为每年3月至10月,春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二叶,夏秋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要求鲜叶新鲜、匀净、无损伤、无污染。此规定有助于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纯净度,提升成品茶的口感。
【加工工艺】
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其中萎凋适度,揉捻成条率≥85%,发酵适度,干燥彻底,使茶叶达到规定的感官指标。这些工艺参数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品质。
【质量要求】
感官指标:外形紧结重实,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高长持久,滋味醇厚回甘,叶底嫩匀完整。理化指标:水分≤7.0%,水浸出物≥36.0%。卫生指标符合GB 2762和GB 2763的规定。这些具体指标为评定九层山茶优劣提供了依据。
【试验方法】
按照GB/T 8302、GB/T 8304、GB/T 8305等相关国家标准执行。明确试验方法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规则】
每批产品均需按批号抽取样品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包括感官、理化、卫生指标等。合格判定规则为所有项目均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为合格。不合格项目允许加倍抽样复检,若仍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这一规则确保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标志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生产单位、地址、生产日期等内容;包装材料应清洁、无毒、无异味;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日晒雨淋;贮存场所应干燥通风,远离有毒有害物质。上述要求旨在保护产品的品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