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金属非金属矿选矿厂破碎车间作业的安全要求、管理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金属非金属矿选矿厂破碎车间的作业安全管理及相关活动。
Title:Safety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in Crushing Workshop of Metal and Non-metal Mine beneficiation Plant
中国标准分类号:X7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068-2019《金属非金属矿选矿厂破碎车间作业安全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金属和非金属矿山选矿厂破碎车间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该标准从作业环境、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到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对破碎车间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作业环境
标准中明确指出,破碎车间的作业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例如,第五条规定:“破碎车间内应设置有效的通风系统,保证空气中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这一规定旨在减少工人长期吸入高浓度粉尘的风险,预防尘肺病等职业病的发生。企业需定期检测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并采取洒水降尘、密闭作业等措施来控制粉尘扩散。
设备设施
关于设备设施的安全性,标准在第十八条强调了设备维护的重要性:“所有机械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查与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这不仅包括日常的小修小补,还要求定期进行全面的大检修。特别是对于破碎机这类高负荷运转的设备,应重点检查其传动部件、轴承以及防护装置是否完好无损。此外,标准还要求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并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防止因短路或漏电引发触电事故。
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是保障作业安全的关键环节。第二十五条提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这意味着每位员工都必须熟悉自己岗位的操作流程及应急处理方法。同时,第三十条指出,“启动设备前需确认周围无人且无障碍物。”这一要求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避免因误操作导致的人身伤害。另外,标准还提倡使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使每一步骤都有据可依,减少人为失误的可能性。
人员管理
对于人员管理方面,标准特别关注了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与使用。第四十一条规定:“进入破碎车间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劳保用品,如防尘口罩、耳塞、安全帽等。”这些防护用品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基本的身体保护,降低事故发生时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同时,标准也鼓励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总之,《金属非金属矿选矿厂破碎车间作业安全规范》是一部全面而细致的技术文件,它为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提供了依据。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条款,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还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