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的基本原则、程序、方法及报告编写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存在或产生化学毒物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Risk Assessment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Caused by Chemical Toxi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881-2019《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技术指南》是天津市发布的关于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了几个重要的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5.1 危害识别
本条文要求在进行风险评价之前,首先要对作业场所中存在的化学毒物进行全面的识别。这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查等方式确定化学毒物的种类、来源及其可能产生的途径。此外,还需评估这些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比如急性中毒、慢性疾病等,并记录下所有相关信息。
6.2 风险分级
根据化学毒物的危害程度和接触水平将风险分为四个等级:低度风险、中度风险、高度风险以及极度风险。具体分级标准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制定。例如,当某种化学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OEL)被超过时,则需要提高其风险级别。同时,对于已知具有致癌性或致畸性的化学物质,无论接触浓度如何都应当视为高风险甚至极高风险。
7.3 控制措施有效性评估
为了确保所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化学毒物的危害,在实施控制策略后需定期对其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个人防护装备(PPE)佩戴情况、工程控制设施运行状态、通风系统效率等方面。如果发现现有措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则应及时调整方案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A提供了用于计算化学毒物暴露剂量的方法公式。该部分特别强调了正确使用个体采样器采集空气样本的重要性,并给出了不同工作条件下推荐使用的采样频率与时长建议。另外还介绍了如何利用生物监测数据来补充环境监测结果,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劳动者实际受到的暴露水平。
以上只是对DB12/T 881-2019部分内容做了简要概述与分析,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项规定。希望上述内容能为大家理解和执行这项标准提供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