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刺花容器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繁殖方法、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出圃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白刺花容器苗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White Prickly Ash Container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634-2019白刺花容器苗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关于白刺花容器苗培育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白刺花容器苗的生产全过程进行了系统规定。以下从关键条文中进行详细解读。
在种子采集与处理部分,标准指出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作为采种对象。种子需经过清洗、晾晒等程序后储存在干燥通风处。这一要求旨在确保种子质量,提高发芽率。
对于播种育苗环节,标准强调基质配比的重要性。推荐使用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基质。这种基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能够满足白刺花幼苗初期生长需求。
在扦插繁殖方面,标准规定插穗长度应在10-15厘米之间,并保留2-3个芽点。插穗下端剪成斜面以增加吸水面积,同时要避免损伤叶片。扦插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扦插后要及时浇水并保持适宜湿度。
关于日常管理措施,标准提出要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同时要定期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后期增施磷钾肥增强抗逆能力。此外还需注意防治病虫害,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治理。
以上内容是《DB51/T 2634-2019白刺花容器苗生产技术规程》中的核心要点,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要求,可以有效提升白刺花容器苗的培育质量和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