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防雷设计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评价报告编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评价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 Evaluation of Build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4/T 0073-2019建筑防雷设计评价技术规范》是西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建筑防雷设计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部分
标准明确界定了“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专业术语。例如,接闪器是指接收直接雷击的金属物体或金属结构物,其作用是将雷电流引导至接地系统。这一定义强调了接闪器在防雷系统中的核心地位,要求选用耐腐蚀、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
二、防雷分类与建筑物防雷措施
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及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将建筑物分为三类防雷等级。一级防雷建筑需安装独立接闪杆或网,二级防雷建筑则可采用接闪带,三级防雷建筑可仅设置接闪线。此规定充分考虑了不同建筑的风险等级,有助于合理配置防雷资源。
三、接地装置的设计要求
接地装置应采用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相结合的方式,并优先利用基础钢筋作为接地体。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值,且需定期检测确保其有效性。此外,接地装置的布置应尽量均匀,以减少反击电压的影响。
四、防侧击雷措施
对于超过30米高的建筑物,应采取防侧击雷措施。具体包括:从30米起每隔不大于6米沿建筑物四周敷设水平均压环,并将所有金属门窗、栏杆等与均压环可靠连接。这一措施能有效防止侧向雷击引发的危险。
五、电磁屏蔽与等电位联结
对重要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应实施电磁屏蔽和等电位联结。屏蔽体应形成封闭的导电网络,而等电位联结则是将各设备外壳、金属管道等相互连接,形成统一的电位基准面。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
六、防雷装置的施工与验收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不得擅自更改设计方案。竣工后要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包括外观检查、电气连续性测试以及接地电阻测量等项目。只有通过验收的防雷装置才能投入使用。
以上内容体现了DB54/T 0073-2019标准的核心理念,即通过科学合理的防雷设计与严谨规范的施工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