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糌粑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青稞为主要原料,经特定工艺加工制成的糌粑产品。
Title:Tibetan Zamba 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4T 0046-2019糌粑加工技术规程》是西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糌粑的生产加工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糌粑作为藏族人民的传统主食,其加工技术规程的制定对于传承和发展藏族饮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原料要求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糌粑的主要原料——青稞的质量标准。青稞应无霉变、无虫害、无杂质,并且符合国家关于粮食作物的相关质量规定。此外,还要求青稞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在储存过程中发生霉变。
加工工艺流程
糌粑的加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清洗、浸泡、磨粉、炒制和搅拌。其中,清洗环节需使用清洁的水源,确保去除青稞表面的灰尘和杂质;浸泡时间一般为8至12小时,以使青稞充分吸水膨胀;磨粉时要控制好细度,通常要求细度达到80目以上,以便于后续的炒制和搅拌;炒制是关键步骤之一,温度应控制在180℃左右,时间约为5分钟,这样既能杀死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又能保持青稞原有的营养成分;最后,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酥油茶或温水,均匀混合直至形成团状即可。
卫生管理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DB54T 0046-2019》特别强调了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加工场所必须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工作人员需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并且在操作前洗手消毒;所有接触食品的工具设备也应当定期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质量检验
成品糌粑需要经过严格的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检测。感官上要求色泽正常、气味纯正、口感细腻;理化指标包括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0%、脂肪含量不超过5%等;微生物限量则参照GB 29921中的相关规定执行。只有通过这些严格的质量检验,才能保证糌粑产品的品质稳定可靠。
总之,《DB54T 0046-2019糌粑加工技术规程》从原料选择到成品出厂全程都制定了详尽的技术规范,这对于促进糌粑产业健康发展、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及维护消费者健康权益都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