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核桃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培育、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核桃的人工栽培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alnut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核桃栽培技术规程》(DB 5307T 25-2019)是云南省普洱市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核桃的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整地
标准规定,核桃园应选择在海拔800至2500米之间,坡度不超过25度的区域。土壤类型以砂壤土或壤土为佳,pH值应在6.0至7.5之间。在整地时,要求深耕细耙,清除石块杂草,并施足基肥,通常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
二、苗木选择与栽植
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嫁接苗,苗高不低于80厘米,地径不小于0.8厘米。栽植时间为秋季落叶后至次年春季萌芽前,株行距一般为4米×5米或5米×6米。栽植时要确保根系舒展,覆土踏实,灌透定根水。
三、肥水管理
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肥一次,肥料种类包括氮磷钾复合肥及有机肥。具体用量根据树龄确定,幼龄树每次每株施复合肥0.5至1公斤,成龄树则需增加至2至3公斤。水分管理上,干旱季节应及时灌溉,雨季注意排水防涝。
四、整形修剪
幼树期主要进行定干和培养主枝,保留3至5个方向均匀分布的主枝。进入结果期后,重点修剪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冬季修剪时要防止冻害发生。
五、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定期巡查果园,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化学防治时应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严格控制用药量和安全间隔期。同时加强田间卫生管理,清除枯枝落叶,减少病原菌滋生。
六、采收与贮藏
当果实青皮自然开裂时即可采收,避免机械损伤。采后立即脱青皮清洗晾晒,含水量降至8%以下入库贮存。贮藏环境要求干燥阴凉,温度控制在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之间。
以上内容涵盖了核桃栽培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和技术要点,遵循这些规定有助于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