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改编与更新的基本原则、流程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领域内临床实践指南的改编与更新工作。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Revision and Adap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linical Practice Stand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通则》DB44/T 2218.7-2019是一部重要的地方标准,对于规范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的编制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指南制定的基本原则:标准强调了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制定指南时需要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并确保指南内容能够实际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同时,指南应反映当前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有效的诊疗建议。
2. 证据收集与评价:标准要求采用系统的方法来收集和评估证据。这包括明确界定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检索策略以及严格筛选文献等步骤。此外,还应根据证据的质量对推荐意见进行分级,以提高指南的可信度。
3. 利益冲突管理:为了保证指南的专业性和公正性,标准特别指出要识别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组织者应当建立机制来监控整个过程中的潜在偏倚来源,并采取措施减少其影响。
4. 公众参与:鼓励广泛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指南的起草过程中来,特别是患者代表和技术专家。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不同群体的需求和期望,使最终形成的指南更加全面和合理。
5. 定期更新制度:鉴于医学知识和技术不断进步的特点,标准明确规定了指南应该每隔一定时间重新审视一次,必要时进行修订或替换。这一规定有助于保持指南内容始终处于前沿状态,适应新的医疗环境变化。
6. 传播与实施:最后,标准还关注到了如何有效地推广这些指南。它提倡通过多种渠道向目标受众传达信息,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服务,帮助使用者正确理解和应用指南内容。
以上几点只是该标准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但它们构成了构建高质量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的基础框架。遵循这些指导方针可以帮助我们创建出既符合专业要求又能真正服务于患者的优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