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过程中临床问题的确定与证据获取的方法和流程。本文件适用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领域临床实践指南的开发与应用。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linical Practice - Clinical Questions and Evidence Acquisi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218.4-2019《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通则 第4部分:临床问题与证据获取》是广东省地方标准,对制定和修订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于临床问题与证据获取部分的重要条文进行的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指出临床问题的提出应基于临床实际需求,并强调了循证医学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制定指南时,应当从患者的实际病情出发,结合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确保提出的临床问题是具有现实意义且能够通过科学方法验证的。例如,标准要求临床问题必须具体、明确,并且与患者的健康状况直接相关。
其次,关于证据获取的方法,标准提出了系统检索文献的要求。这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权威数据库如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进行全面搜索,以确保收集到的信息是最新的、全面的。同时,还强调了对证据质量进行评估的重要性,推荐使用Jadad评分或GRADE系统来评价研究的质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最终纳入指南中的证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再者,对于不同类型的临床问题,标准给出了具体的处理建议。比如,在处理诊断性试验的问题时,应优先考虑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而对于治疗效果评估,则需综合考虑多种研究类型的数据。此外,当现有证据不足时,也可以参考专家共识或者传统知识作为补充信息来源。
最后,标准还特别提到要注重跨学科合作,在证据收集过程中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讨论,以提高指南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弥补单一学科视角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而且还能促进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决策。
综上所述,《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通则 第4部分:临床问题与证据获取》为我们提供了科学严谨的方法论指导,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开展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研究工作。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期待未来能够产生更多高质量的临床实践指南,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人民健康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