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率与释放期田间测试的术语和定义、测试原则、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及结果计算与表示。本文件适用于缓控释肥料在田间条件下养分释放率与释放期的测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ield Testing of Nutrient Release Rate and Release Period of 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827-2019《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率与释放期田间测试技术规程》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缓控释肥料在田间环境下的养分释放特性测试方法。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深入解读。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生产、销售及使用的缓控释肥料产品的田间养分释放率和释放期的测定。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地域性和产品类型限制,确保测试方法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测试条件
标准指出,测试应在典型的耕作土壤上进行,并要求土壤肥力中等以上,且无明显病虫害。这强调了测试环境的真实性,避免因极端条件影响结果准确性。此外,测试期间需保持自然降水和常规农业管理措施,以模拟实际使用情况。
样品采集与处理
样品采集时应随机抽取至少3个点位,每个点位取样量不少于5公斤。样品需经过风干或低温烘干处理后研磨过筛至2毫米以下。这一过程保证了样品的一致性,为后续分析提供可靠基础。
测试方法
标准推荐采用田间埋设法进行测试。具体操作是在作物生长季节初期将肥料样品埋入土层中指定深度,然后定期取样检测残留肥料中的养分含量变化。测试周期通常为整个作物生长期,以便全面评估肥料的养分释放特性。
数据记录与分析
要求详细记录每次取样的时间、位置、深度以及气象信息等参数。数据处理时需计算各时间段内的养分释放率,并绘制释放曲线。通过对比不同肥料产品的释放特性,可以评价其缓控释效果。
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田间测试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防止直接接触肥料。同时,测试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造成意外伤害。
以上是对DB37/T 3827-2019标准中关键内容的解读。该标准通过科学严谨的方法论指导了缓控释肥料性能评价工作,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