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动物源性食品中喹烯酮药物及其代谢物1-DQCT、BDQCT、MQCA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肉、肝脏、肾脏等动物源性食品中喹烯酮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Quinocetone and its Metabolites (1-DQCT, BDQCT, MQCA) Residues in Animal-derived Fo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818-2019标准规定了动物源性食品中喹烯酮及其代谢物(包括1-DQCT、BDQCT和MQCA)残留量的检测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样品采集与处理
- 采样点选择:应从不同部位取样以确保代表性。例如,对于肌肉组织,应在多个位置采集样本。
- 样品预处理:样品需经过均质化处理,并按照规定的比例加入提取溶剂。具体操作时应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目标物质降解或损失。
提取与净化
- 提取方式:采用乙腈作为主要提取剂,通过振荡提取的方式将目标化合物从样品基质中分离出来。
- 净化步骤:使用固相萃取柱对提取液进行净化,去除脂肪和其他干扰成分。此过程要求严格控制流速和洗脱条件。
检测方法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这是本标准推荐的主要检测手段。仪器参数如流动相组成、梯度洗脱程序等都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 定量分析:采用外标法定量,制作标准曲线时至少包含五个浓度点,并确保线性相关系数不低于0.995。
结果判定
- 最低检出限(LOD)与最低定量限(LOQ):分别为0.05 ng/g和0.1 ng/g,这是判断样品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
- 阳性判断标准:当检测值高于LOQ且确认为阳性时,则判定该样品不符合规定。
注意事项
- 实验室应定期校准仪器设备,并进行空白对照实验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 对于复杂的基质样品,可能需要优化提取和净化方案来提高回收率。
以上是对DB37/T 3818-2019标准中关于喹烯酮及其代谢物残留检测部分的重要条款进行了简要概述及深入解析。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