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蚜茧蜂的繁殖与利用技术要求,包括繁殖条件、繁殖方法、质量控制及田间释放技术。本文件适用于茶蚜茧蜂在茶园害虫生物防治中的繁殖与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pag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phidius tea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464-2019 茶蚜茧蜂繁殖与利用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茶蚜茧蜂的繁殖与应用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在“3.术语和定义”中,明确界定了“茶蚜茧蜂”为寄生于茶树蚜虫上的寄生性天敌昆虫,其成虫具有羽化后产卵于蚜虫体内并致其死亡的能力。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于“4繁殖条件”,规定了繁殖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遮荫设施以及适宜的温湿度环境。具体而言,温度需保持在20℃至28℃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60%到80%范围内。这些参数确保了茶蚜茧蜂能够在最佳状态下生长发育,从而提高繁殖效率。
“5繁殖方法”指出采用人工饲养法时,应选用健康无病害的茶树蚜虫作为寄主,并定期更换新鲜寄主以保证茶蚜茧蜂幼虫的食物供应。同时强调,在整个繁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外界干扰因素,避免对茶蚜茧蜂的正常生活习性造成影响。
此外,“6质量控制”要求每批次产品都必须经过抽样检测,确保茶蚜茧蜂的活性不低于95%,并且每个寄主体内至少有一只成熟的茶蚜茧蜂。只有符合上述指标的产品才能被认定为合格品并用于田间释放。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DB52/T 1464-2019》不仅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实际操作的所有环节,还特别注重细节管理和质量保障,对于推动茶蚜茧蜂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