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鸡粪污堆肥处理的术语和定义、堆肥原料及辅料要求、堆肥工艺、质量控制及产品利用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鸡粪污的堆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mposting and Utilization of Chicken Man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460-2019《鸡粪污堆肥处理利用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发布的关于鸡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指出“鸡粪污”是指养鸡场产生的鸡粪与冲洗水的混合物。“堆肥”则是指将鸡粪污与辅料混合后,在适宜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转化为腐熟有机肥料的过程。这一定义明确了处理对象和最终产物。
在原料要求中规定,鸡粪污必须来源于未使用违禁药物的健康鸡群,且不应混入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等外来杂物。同时要求新鲜鸡粪污含水量控制在70%-80%之间,pH值维持在6.5-8.5范围内。这些指标确保了后续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
对于辅料的选择,标准推荐使用秸秆、稻壳、木屑等有机质含量高的材料作为调理剂。辅料应粉碎至直径小于5cm,并且碳氮比保持在20:1到30:1之间。这有助于调节堆体水分、透气性和营养成分比例,促进好氧微生物生长繁殖。
在堆肥工艺流程上,强调了分层铺设、定期翻堆的操作要点。初次建堆时要求每层厚度不超过50cm,每隔3天进行一次翻堆作业直至堆温达到55℃以上并持续维持3天以上。整个堆肥周期一般为20-30天。此过程不仅能够杀灭病原菌虫卵,还能实现有机物的充分降解。
关于产品检测,成品堆肥需要检测有机质含量、总养分(氮磷钾)以及重金属含量等关键指标。其中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30%,总养分含量不低于5%,而铅镉汞砷铬等重金属含量均需符合NY 525-2012标准限值要求。这些严格的检测标准保障了堆肥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最后在施用指导方面,建议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合理确定施用量,避免过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通常情况下,每亩地施用量控制在1500-2000kg为宜,并且要与化肥配合使用以提高肥效。
综上所述,《鸡粪污堆肥处理利用技术规程》从原料选择、工艺控制到产品质量及施用都制定了详尽规范,为推动贵州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