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饲用甜高粱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存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饲用甜高粱的生产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odder Sweet Sorgh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685-2018《饲用甜高粱生产技术规程》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该标准规定了饲用甜高粱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收获及贮存等内容。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饲用甜高粱的概念:指以收获茎秆为主、兼顾籽粒产量的甜高粱品种。这一定义区分了饲用甜高粱与普通甜高粱或谷子等作物的不同用途,强调其主要功能是作为饲料使用。
二、产地环境要求
1. 土壤条件:要求土壤肥沃、结构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pH值在6.0至7.5之间。这是因为甜高粱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适宜的土壤条件可以保证其健康生长。
2. 气候条件:年均气温应在18℃以上,无霜期不少于150天。这样的气候条件能够满足甜高粱整个生育周期的需求,确保其正常发育。
三、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品种。例如,“中甜一号”、“陇甜一号”等都是较为推荐的品种。
2. 播种时间:春播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则在7月中下旬。适时播种有助于提高出苗率和幼苗成活率。
3. 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者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行距控制在50厘米左右,株距保持在20厘米左右。这样既有利于植株间的通风透光,又便于后期的田间管理和机械化作业。
四、田间管理
1. 施肥: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追肥则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通常情况下,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分别追施一次肥料。
2. 灌溉:遵循“少灌勤灌”的原则,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加强灌溉。同时注意防止积水造成根系腐烂。
3. 中耕除草:定期进行中耕松土,并及时清除杂草。这不仅能够改善土壤通气性,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五、收获及贮存
1. 收获时期:当茎秆含糖量达到最高点时即可开始收获。一般而言,这个阶段大约出现在开花后30天左右。
2. 贮存方法:将新鲜茎秆切段后堆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如果需要长期保存,则可将其加工成青贮料或者干草粉等形式。
综上所述,《饲用甜高粱生产技术规程》为饲用甜高粱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通过合理规划种植区域、精心挑选优良品种以及严格执行各项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饲用甜高粱的整体品质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