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菇菌种保藏的技术要求、保藏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草菇菌种的保藏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servation of Straw Mushroom Spaw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760-2018《草菇菌种保藏技术规范》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草菇菌种的保藏技术。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明确了“草菇”、“菌种”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草菇”被定义为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伞菌纲、伞菌目、口蘑科、草菇属的一种食用菌。“菌种”则是指用于生产草菇的纯培养物。
2. 菌种的分离与筛选:标准要求从健康、成熟的草菇子实体中分离出菌丝体,并通过一系列试验确定其生物学特性是否符合要求。这一步骤对于确保后续保藏工作的成功至关重要。
3. 菌种的培养条件:规定了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及培养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例如,培养基通常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并保持恒温25℃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之间。
4. 保藏方法:标准提出了多种有效的长期保存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低温冷藏法、液氮超低温冷冻法以及真空干燥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技术要点,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5. 定期检查与更新:强调了对保藏菌种定期进行活力测试的重要性,一旦发现活力下降应及时采取措施恢复或更换新的菌株。此外,还建议每隔一定周期重新分离一次新菌株作为备份。
6. 记录管理:要求建立完整的档案系统,详细记录每次操作的过程、结果及所使用的材料信息,以便追溯查询。
以上内容只是标准中的部分内容概览,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场景灵活调整执行细节。希望这些解读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DB45/T 1760-2018《草菇菌种保藏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