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杂交育苗的亲本选择、人工授精、孵化管理、稚鳖培育及病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华鳖杂交育苗的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Hybrid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Chinese Softshell Turt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华鳖杂交育苗技术操作规范(DB4405/T 286-2019)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中华鳖的杂交育苗工作。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1. 育苗场地选择: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的区域。具体要求包括水深1.5米以上,pH值7.0-8.5,溶解氧不低于5mg/L。这一规定确保了幼苗生长所需的优良环境条件。
2. 孵化设施配置:孵化室需配备恒温设备,温度控制在28℃±1℃范围内。同时要安装过滤系统和增氧装置,保持水质清新。这为受精卵提供了适宜的孵化条件。
3. 种鳖挑选标准:亲鳖要求体质健壮,体重2kg以上,年龄3-5龄。雌雄比例建议为3:1。此规定保证了种群的质量和繁殖能力。
4. 饲料投喂管理:幼鳖开口饲料蛋白质含量应达到50%以上,日投喂量占体重的8%-10%。随着个体增大逐步减少投喂次数。科学合理的营养供给是促进快速生长的关键。
5. 疾病防控措施:定期对养殖池进行消毒处理,每月至少一次。发现病害及时隔离治疗,并做好记录。建立完善的防疫体系能有效降低发病率。
6. 放养密度控制:每平方米放养密度不超过20只,以保证足够的活动空间。过高的密度会导致竞争加剧,影响健康发育。
7. 水质调控要求:每周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控制在总水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同时检测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超标时立即采取措施。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可以显著提高中华鳖杂交育苗的成功率和成活率,为后续养殖奠定坚实基础。这些规定体现了现代水产养殖业向规范化、精细化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