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微生物发酵床养猪的术语和定义、选址与布局、发酵床垫料制作、猪舍建设要求、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及废弃物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微生物发酵床技术进行生猪养殖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icrobial Fermentation Bed Pig Farm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环保型的养殖模式,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05/T 287-2019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规程》为这种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规范指导。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了“微生物发酵床”是指在猪舍内铺设由特定微生物菌群与有机垫料混合形成的发酵床,通过微生物分解猪粪尿实现无害化处理的过程。这一定义明确了发酵床的核心在于微生物的作用及其对猪粪尿的处理功能。
二、选址与设计
选址应远离水源保护区、居民区等敏感区域,并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要求。猪舍的设计需考虑通风、采光以及便于日常管理的需求。合理布局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率并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三、原料选择
发酵床所使用的有机垫料主要包括稻壳、锯末等富含纤维素的物质。这些材料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水性,还能为微生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基质。同时,要求垫料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处理以避免病原微生物残留。
四、微生物菌种
标准推荐使用经过筛选鉴定且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这类菌剂通常包含多种厌氧或好氧微生物,如乳酸杆菌、酵母菌等。它们协同作用可以有效促进猪粪尿中有机物的转化过程。
五、日常管理
包括定期翻动发酵床、补充新鲜垫料及调整湿度等内容。保持适宜的含水量(一般控制在40%-60%之间)对于维持微生物活性至关重要。此外,还需监测温度变化情况,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工作效能。
六、卫生防疫
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并做好消毒工作。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应及时隔离患病个体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七、废弃物处置
当发酵床垫料达到使用寿命后需要妥善处理产生的废渣。可将其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但在此之前必须确保其完全腐熟以消除潜在危害。
八、环境保护
整个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例如,在建设初期就应考虑到雨水径流控制问题,防止未经处理的污水进入自然水体造成污染。
九、培训与记录
所有参与人员都应当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操作流程及相关知识。同时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包括但不限于采购清单、检测报告以及各项活动日志等信息,以便追溯查询。
综上所述,《DB4405/T 287-2019》从多个方面对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旨在推动该技术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广泛应用与发展。通过遵循上述规定,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还能显著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