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紫菜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紫菜为原料加工的产品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Title:Quality Specification for Nori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5/T 36—2019《紫菜质量要求》是广东省汕头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于2019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对紫菜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判定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旨在规范紫菜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海洋藻类为原料,经清洗、脱水、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干紫菜产品的质量要求。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即仅限于干紫菜产品,而不包括其他形式的紫菜制品。
二、术语和定义
1. 紫菜:指由红藻门植物(如紫菜属)加工而成的产品。
2. 净含量:去除包装后的实际重量或体积。
3. 感官要求: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方式评估产品的外观、气味、质地等特性。
三、技术要求
# 1. 感官要求
- 色泽:应呈均匀的深绿色至紫黑色,不得有明显色差。
- 气味:具有紫菜特有的清香,无异味。
- 形态:完整,无破碎现象,大小均匀。
- 杂质:不得含有泥沙、金属屑等异物。
# 2. 理化指标
-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以确保产品的保质期和食用安全性。
- 灰分含量:不得超过18%,反映产品的纯净度。
- 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0%,体现营养价值。
# 3. 卫生指标
- 微生物限量:符合GB 2710的规定,确保食品安全。
- 污染物限量:符合GB 2762的规定,控制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
- 农药残留限量:符合GB 2763的规定,保证无农残超标情况。
四、检验方法
- 感官检验:采用目测、鼻闻、手摸等方法进行直观判断。
- 理化检验:使用实验室设备测定水分、灰分、蛋白质等指标。
- 卫生检验: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进行微生物、污染物及农药残留检测。
五、判定规则
当所有技术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时,判定为合格产品;若有一项或多项指标不符合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产品。对于不合格产品,需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重新检验。
六、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标志:应在包装上清晰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 包装:采用防潮、防尘材料密封包装,避免外界因素影响产品质量。
- 运输:轻装轻卸,防止挤压碰撞,避免日晒雨淋。
- 贮存:存放于通风干燥处,远离高温潮湿环境,保持适宜温度湿度条件。
结语
DB4405/T 36—2019《紫菜质量要求》为干紫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保护消费者健康。各相关企业和机构应严格遵守该标准,共同促进紫菜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