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蛹虫草工厂化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要求、培养基配方与制作、接种与发菌管理、出草管理、采收、包装、贮存和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蛹虫草的工厂化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tory Cultivation of Cordyceps militar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蛹虫草工厂化栽培技术规程》(DB21/T 3193—2019)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蛹虫草工厂化栽培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蛹虫草的工厂化栽培过程进行了全面的规定。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蛹虫草的工厂化栽培生产,这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指导方向,确保所有从事蛹虫草工厂化栽培的企业和个人都能遵循统一的标准。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中对蛹虫草、工厂化栽培等关键概念做出了清晰界定。例如,蛹虫草被定义为由人工培养获得的子实体,而工厂化栽培则是指在受控环境中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模式。这些定义有助于消除歧义,使各方在同一语境下讨论问题。
再者,在“环境条件”部分强调了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重要性。标准要求温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通常为18℃至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并且需要适当的光照强度来促进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此外还提到通风换气对于维持良好环境的作用,这对于防止病害发生至关重要。
接着,“基质准备”章节详细说明了基质的选择与处理方法。推荐使用玉米芯、稻壳等天然材料作为主要成分,并经过灭菌处理以去除杂菌。同时指出基质pH值应调整到偏酸性,这样有利于蛹虫草菌丝体的生长。
在“接种”环节,规定了严格的无菌操作流程,包括接种工具消毒、操作人员手部清洁以及接种室空气过滤等措施。这样做可以有效减少污染风险,提高成活率。
关于“管理”,标准特别提到了定期检查培养架上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现象如霉变或死亡个体。另外还建议根据不同阶段调整管理策略,比如前期注重保湿,后期则要适当降低湿度以便于子实体成熟。
最后,“采收与加工”部分给出了具体的采收时间点及方式。一般而言,当子实体颜色变为橙黄色时即可采收,此时营养价值较高。采收后需立即进行清洗晾晒或者烘干处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综上所述,《蛹虫草工厂化栽培技术规程》(DB21/T 3193—2019)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条款为企业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推动蛹虫草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