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繁育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繁育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Title:Potato Virus-free Pre-basic Seed Breeding Pest and Disease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083-2019《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繁育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是甘肃省针对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控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5.1 环境条件】
该条款规定了繁育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前茬作物非茄科的地块。这是基于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避免与同科作物连作可以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同时良好的灌溉和排水系统有助于调节田间湿度,降低病害风险。
【5.2 种薯选择】
强调选用经过脱毒处理且适应当地种植条件的品种作为繁殖材料。这要求种薯来源正规,具有权威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证明其不含目标病毒。此外还要求种薯表面光滑、无机械损伤、无病斑,以确保健康种薯进入繁育体系。
【6.1 轮作制度】
建议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周期,尤其要避免与番茄、茄子等茄科植物连作。通过合理的轮作可以有效打破病原菌的生存链,减轻土传病害压力,同时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养分利用率。
【6.2 播种期】
推荐在春季日均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早播有利于充分利用生长期,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但过早播种可能遭遇倒春寒影响出苗率,因此需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安排。
【7.1 物理防治】
提倡使用防虫网覆盖育苗棚、设置黄板诱杀蚜虫等措施。物理方法安全环保,能够有效阻隔害虫侵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特别是在种薯繁育初期阶段,采取物理隔离手段可为后续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7.2 化学防治】
明确了不同病虫害发生时期推荐使用的药剂种类及浓度范围。例如针对晚疫病可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对于蛴螬类地下害虫可选用3%辛硫磷颗粒剂沟施。用药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注意交替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
【8.1 田间管理】
要求定期巡查田块,及时清除杂草和病残体,并做好记录。保持适宜的株行距,适时追肥浇水,保证植株旺盛生长。当发现中心病株或虫害点片发生时应立即拔除销毁,防止扩散蔓延。
【9.1 收获时间】
规定应在植株叶片枯黄、块茎充分膨大但未完全老化时收获。过早收获会影响产量和品质,而延迟收获则可能导致腐烂损失。收获后应及时晾晒或入库贮藏,控制好温度湿度条件以防发芽或霉变。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几个重要部分的深度解析,希望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要求,从而保障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质量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