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罗汉果扦插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母株选择与管理、扦插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及苗木出圃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罗汉果扦插苗的生产。
Title: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o Han Guo Cuttings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罗汉果扦插苗生产技术规程》(DB45/T 1968-2019)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罗汉果扦插苗的生产过程,提高种苗质量,促进罗汉果产业健康发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罗汉果扦插苗”的定义,即采用罗汉果植株的茎段作为插穗,在适宜条件下培育而成的幼苗。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基础概念支持,确保了行业内对“罗汉果扦插苗”这一产品的统一认识。
二、环境条件要求
标准指出,扦插苗生产基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地上。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这样的环境条件能够保证插穗生根发芽所需的基本需求,同时减少病害发生几率。例如,良好的排水系统可以防止积水导致根部腐烂,而适当的pH值则有利于养分吸收。
三、母本园管理
母本园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扦插苗的好坏。标准强调母本园应定期修剪整形,保持通风透光,避免过度密集种植。每年秋季应对母株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清除病弱枝条和枯死植株。此外,合理施肥也是关键环节之一,需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施加适量氮磷钾复合肥料,并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如硼、锌等,以增强母株抗性和繁殖能力。
四、插穗采集与处理
关于插穗的选择与处理,标准提出:插穗应当从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或两年生枝条上剪取,长度约为10-15厘米,带有2-3个节间即可。采集时间最好选在春季萌芽前或者秋季落叶后。采回后的插穗需立即进行处理,包括去除叶片保留顶端一对小叶,下端切口削成斜面以便于插入基质中吸水。同时,可使用生根粉溶液浸泡底部30分钟来促进生根。
五、扦插技术要点
扦插时要注意密度适中,一般每平方米摆放200-250株为宜。基质选用疏松透气性好的砂壤土混合腐殖质,保持湿润但不过湿的状态。插入深度控制在3-5厘米左右,压实周围土壤固定插穗。之后覆盖一层薄薄的地膜保湿保温,待幼苗长出新叶后再揭去薄膜。
六、后期管理措施
幼苗成活后要加强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适时追肥三个方面。水分管理要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既不能让土壤过于干燥也不能长时间积水;病虫害防治方面要采取物理方法与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方式,优先考虑生物农药降低环境污染风险;追肥则需按照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配方比例,前期侧重氮肥促进叶片扩展,中期增加磷钾肥利于根系发育,后期适当补充钙镁元素提高果实品质。
通过以上这些具体细致的规定,《罗汉果扦插苗生产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生产流程和技术指导方案,有助于提升罗汉果种苗质量和产量,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