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双孢蘑菇栽培原料轻简化发酵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双孢蘑菇栽培过程中发酵原料的生产与管理。
Title:Simplified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Materials of Button Mushroo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936-2019《双孢蘑菇栽培原料轻简化发酵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双孢蘑菇栽培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界定了“轻简化发酵”这一核心概念,是指在保持发酵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人工干预等方式实现操作简便化、高效化的发酵过程。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原料选择与处理
标准要求选用新鲜无霉变的稻草、麦秸等作为主要原料,并强调原料需经过充分预湿处理,确保含水量达到60%-70%。此规定旨在保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活动所需的水分条件,同时避免因水分不足导致发酵不充分或过快。
发酵堆制
在堆制环节,标准指出发酵堆的高度应控制在1.2米至1.5米之间,宽度为2米至2.5米。堆体内部温度需维持在55℃以上至少持续3天,以杀灭病原菌及杂草种子。此外,还需定期翻堆以促进均匀发酵,具体间隔时间为3天至5天一次。
质量检测
发酵完成后,应对成品料进行质量检测,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氨氮浓度等指标。合格标准为pH值介于7.5到8.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45%,氨氮浓度不超过0.1%。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双孢蘑菇的生长环境适宜度。
安全生产
特别强调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防止发生火灾事故。例如,在使用机械设备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定期检查设备状况;对于易燃物品的存放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隔离。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主要框架和技术要点,有助于指导实际生产中的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