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三叶青扦插繁殖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插穗采集与处理、扦插方法、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三叶青的扦插繁殖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rypterygium Plug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862-2018《三叶青扦插繁殖技术规程》是一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为三叶青这种珍贵药用植物的扦插繁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三叶青的扦插繁殖。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地区,但其原理和技术要点对其他地区同样具有参考价值。这为三叶青的大规模人工栽培奠定了基础。
二、术语和定义
1. 插穗:从母株上剪取用于扦插的枝条。标准要求插穗长度控制在8-12厘米,保留3-5个节间。这一规定既能保证足够的营养储备,又不会因过长导致水分蒸发过多。
2. 生根促进剂:能促进插穗生根的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剂。推荐使用浓度为500mg/L的萘乙酸溶液处理插穗基部2-3秒,有助于提高生根率。
三、环境条件
1. 温度:扦插期间棚内温度应保持在20-30℃之间。过高会导致插穗失水过多,过低则影响细胞分裂速度。
2. 湿度: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5%-95%。可通过喷雾系统定时加湿来实现。
3. 光照强度:初期遮光70%-80%,随着新根形成逐渐增加至50%左右。避免强光直射造成灼伤。
四、扦插操作
1. 插穗选择:选用当年生半木质化健壮枝条,剪去顶端嫩梢及基部叶片,仅保留中部2-3片全展叶。
2. 处理方法:用锋利刀具斜切插穗基部,增大吸水面积;同时去除下部腋芽以减少养分消耗。
3. 扦插深度:插入基质约3-5厘米深,确保至少有一个节埋入土中即可。
4. 基质配比:建议采用泥炭土与珍珠岩按2:1比例混合,既保水又透气。
五、管理措施
1. 浇水:遵循“见干见湿”原则,即表层土壤干燥时适量浇水,避免积水烂根。
2. 施肥:待幼苗长出新叶后开始追肥,每月施一次稀释后的液体肥料,氮磷钾比例为2:1:1。
3.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清除受害部位并喷洒相应药剂。
六、注意事项
1. 避免连续阴雨天气进行扦插作业,以免影响成活率。
2. 定期清理苗床周围杂草,防止争夺养分。
3. 在冬季低温季节需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塑料薄膜等。
通过以上关键环节的严格把控,可以有效提升三叶青扦插繁殖的成功率,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