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缆行业用煅烧陶土粉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生产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电缆行业用煅烧陶土粉的生产与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alcined Kaolin Powder Used in Cable Indus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Y51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3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838-2018 电缆行业用煅烧陶土粉生产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电缆行业中煅烧陶土粉生产的规范性文件。该标准对煅烧陶土粉的生产流程、质量控制以及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确保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以下将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4. 原材料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用于生产电缆行业用煅烧陶土粉的主要原料应为天然高岭土或其它符合要求的矿物原料。这些原料需经过严格筛选,确保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满足后续加工的需求。例如,高岭土中的Al2O3含量不应低于35%,SiO2含量不宜超过60%。这一规定是为了保证最终产品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和热稳定性。
7. 煅烧工艺
煅烧过程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标准规定了煅烧温度范围应在750℃至900℃之间,并且需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这样的操作能够有效去除原料中的有机物杂质并改变矿物结构,从而提升产品的纯度和性能。此外,还特别强调了煅烧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以确保反应充分完成。
8. 产品性能指标
对于成品的质量评估,标准设定了多项重要参数。其中包括:白度≥85%,粒度分布(d50)=10μm±2μm,松密度≥0.6g/cm³等。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煅烧陶土粉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如填充效果、分散性和抗压强度等。通过设定严格的出厂检验程序,可以更好地保障每一批次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录A 检测方法
附录部分提供了详细的检测步骤和技术指南。比如,在测定白度时采用CIE L*a*b*色空间体系下的L值作为评价依据;测量粒径则使用激光衍射法。这些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不仅提高了数据准确性,也为生产企业提供了统一的操作规范。
总之,《DB45/T 1838-2018》从原材料的选择到生产工艺再到成品检测都做出了全面细致的规定,有助于推动电缆行业用煅烧陶土粉产业健康发展。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