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兰花引种及驯化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引种准备、驯化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措施等。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地区兰花的引种及驯化栽培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rchid Introduction and Domestication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兰花引种及驯化栽培技术规程》(DB45/T 1824-2018)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旨在规范兰花的引种、驯化和栽培技术。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引种环节
引种来源的选择
标准指出,引种应优先选择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观赏价值以及适应性强的品种。这要求在引种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品种本身的特点,还需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确保所选品种能够适应本地环境。
引种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引种材料采集时,需保证其健康无病虫害,并且植株生长健壮。此外,还应对引种材料进行必要的检疫,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影响本地生态安全。
驯化栽培环节
基质选择与处理
标准强调了基质的重要性,要求选用透气性好、保水能力强且富含有机质的材料作为栽培基质。同时,在使用前应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危害。
温度与湿度管理
兰花对温湿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在驯化栽培期间,要根据不同的生长期调整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例如,在幼苗期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来促进根系发育;而在开花期则需降低湿度以防病害发生。
施肥管理
合理施肥是保证兰花健康成长的关键措施之一。标准建议采用平衡型肥料,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调整氮磷钾的比例。特别是在开花前后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比例,有助于提高花朵质量和数量。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
标准提倡采取综合防控策略,即通过改善栽培环境、加强日常管理等方式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当发现病虫害迹象时,应及时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治理。
用药安全
对于化学药剂的应用,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同时鼓励使用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替代传统高风险产品。
以上内容仅是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了简要分析,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