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药材红大戟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种植技术规范、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绿色药材红大戟的生产、加工、检验与流通环节。
Title:Green Herbs - Red Kansui (Euphorbia Ebracteol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绿色药材红大戟标准解析》
近年来,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TYNZYC 0090-2023绿色药材红大戟》这一标准应运而生。它不仅对红大戟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在中药领域的深入贯彻。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水分测定”这一关键指标的变化,对其进行深度解读。
在旧版标准(假设为TYNZYC 0090-2018)中,对于红大戟水分含量的要求较为宽泛,通常设定在12%-15%之间。然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一范围被严格限定为10%-13%,并且增加了检测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以及允许误差范围等内容。这种调整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多年实践经验总结而来。
首先,为何要降低水分上限?这主要是因为过高的水分会导致药材容易发霉变质,影响其药效成分稳定性。同时,过量水分还会增加后续加工过程中的能耗成本。因此,通过收紧水分控制区间,可以有效保证药材品质稳定性和经济性。
其次,关于新增的操作细则部分,其目的在于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提高测量结果准确性。例如,在样品制备环节强调了粉碎粒度的一致性;在称量过程中则要求使用经过校准的精密电子天平等设备。这些细节看似微小,却直接关系到最终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标准提高了要求,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都需要立即达到新标准的所有条款。新版标准还特别设置了过渡期,在此期间内允许企业逐步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条件,以确保平稳过渡至新的质量管理体系下。
综上所述,《TYNZYC 0090-2023绿色药材红大戟》中关于水分测定部分的变化充分反映了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变化。通过对这一变化的理解和应用,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质量,更能促进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