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深圳市公共建筑中电梯的性能要求、选型原则及配置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电梯的设计、选型、安装与验收。
Title:Requirements for Elevator Performance and Selection Configuration in Public Build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9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3/T 7-2019《公共建筑电梯性能和选型配置要求》是深圳市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公共建筑中电梯的性能、选型以及配置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相关术语的定义,如“公共建筑”是指供公众使用的建筑物,包括但不限于办公楼、商场、医院等。这一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基础概念支持,确保各方在讨论电梯问题时有统一的理解。
性能要求
在性能方面,标准强调了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例如,第5.1条指出电梯应具备紧急制动功能,在电源故障或控制装置失效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停止运行并保持稳定状态。这不仅是对乘客安全的基本保障,也是防止电梯事故的关键措施。
选型原则
对于电梯的选型,标准提出了多个考量因素。根据第6.2条,电梯选型需考虑建筑用途、人流量、楼层高度等因素。比如,商业中心可能需要更多高速电梯以应对高峰时段的大客流,而医院则更注重无障碍设计及急救效率。此外,还特别提到应优先选择节能环保型产品,符合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配置规范
关于电梯的配置,标准给出了详细的指导。第7章专门论述了不同类型公共建筑内电梯的数量与分布。例如,对于超过30层的超高层建筑,建议每百米垂直距离至少设置一台电梯,并且要合理规划候梯厅的位置和大小,避免拥堵现象发生。同时,还强调了无障碍设施的重要性,要求所有新建公共建筑都必须配备无障碍电梯,并满足GB/T 18922的相关规定。
安装调试与验收
最后,在安装调试及验收环节,标准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第8章明确指出电梯安装完成后必须经过专业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检测内容涵盖电气安全、机械强度等多个方面。另外,还鼓励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来提升日常维护水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公共建筑电梯性能和选型配置要求》不仅涵盖了从设计到使用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而且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社会责任意识。这对于推动我国公共建筑领域电梯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